2025年10月29日15时,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高年级团支部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A508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团员大会。会议由高年级团支部书记袁海超主持。
线下参加会议的党员与团员到场
首先,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执行院长陆由俊老师发表讲话,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与科研工作中勇于担当、团结协作,持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陆老师还与在场同学就生活、学习及科研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现场气氛活跃。
陆由俊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随后,会议进入推优入党环节。在确认本次推优入党大会推荐对象张健符合申请入党条件、团员人数达到有表决权的团员总数的半数以上,会议正式开始。袁海超详细说明了符合推优条件的候选人基本情况。张健围绕思想政治、道德品行、作用发挥、执行纪律等方面进行自我评述,深入阐述了自己的入党动机,回顾了接受组织培养教育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并表达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的坚定决心。
张健进行自我评述
在候选人发言结束后,全体与会团员展开讨论,一致认为张健符合推优条件。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会议进行了无记名投票。经现场计票,同意票23票,反对票0票,弃权票1票。根据投票结果,会议一致同意推荐张健为入党积极分子。
统计票数
最后,高年级团支部进行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学习活动。活动首先从理论层面回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涵与历史逻辑,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9月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
开展学习活动
随后,团支部成员共同学习了国家与地方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方面的实践举措。国家层面实施了青少年交流、互嵌式发展、旅游促进“三交”等重点计划,并积极推进相关立法进程;地方层面,江西景德镇通过陶瓷文化促进民族融合,新疆农业大学建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思政数字资源平台,形成了一批创新示范案例。
袁海超介绍其理论基石:从 “四个与共” 读懂共同体本质
学习活动还分享了青年群体在实践中的积极作为。无论是“京藏青年团结计划”的跨省交流,还是云南、武汉等地大学生在基层服务与校园活动中的探索,都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的担当与热情。通过视频学习和讨论,团员们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坚定了携手共进、凝心铸魂的信念。
通过本次大会,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高年级团支部进一步增强了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团支部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团员青年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