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领导

  • 日期:2016-02-18
  • 25458

院长:武向平

      武向平,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

      1961年生,陕西省黄龙县人。天体物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上海天文台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常委。主要从事宇宙学的研究,包括宇宙中的引力透镜效应、星系团的动力学特性以及宇宙再电离探测,主持了在天山地区开展的“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科学实验。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先导科技专项 “多波段引力波宇宙研究”首席科学家,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中国首席科学家。另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协科普专委会副主任,中学生“英才计划”咨询委员会委员和物理学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委员,SKA国际科学和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澳大利亚国家射电天文装置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澳大利亚低频射电阵列MWA董事会董事,中-法“起源”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

      曾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部野外科技工作者先进个人、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陆由俊

执行院长:陆由俊

       陆由俊,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执行院长,主管教育教学、人事人才等学院日常工作。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大学;1997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天体物理博士学位;1997-199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任讲师,此后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科学系、加拿大理论天体物理研究所、加州大学伯克利和圣克鲁兹分校做访问研究;2008年起任国家天文台研究员,2014年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天体物理,包括引力波天体物理、黑洞物理、活动星系核和类星体、星系宇宙学等。

微信图片 20240506213011副院长:赵刚

       赵刚,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    

  19611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天文联合会(IAUCommission H1THE LOCAL UNIVERSE”联合发起人及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和北京天文学会理事长。1990年获南京大学天文系理学博士学位(欧洲南方天文台联合培养),1991年进入北京天文台做博士后研究。先后在比利时烈日大学、欧洲南方天文台、香港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日本国立天文台、德国汉堡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等做访问学者。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8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2002年获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004年进入首批新世纪千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现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A类项目子课题“天体物理环境中高速粒子加速的实验室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LAMOST银河系研究”。

       在中国率先开展天体化学丰度的研究,建立了第一个大样本贫金属矮星高分辨率光谱观测样本,完成其化学丰度的系统性定量分析;首次给出中性氢原子碰撞对谱线影响的正确公式;开展太阳系外行星系统化学丰度的研究,并利用国内望远镜在中国首次发现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开启我国自主搜寻太阳系外行星的新方向;利用LAMOST巡天数据发现了一系列银河系早期演化与并合的重要证据。通过国际合作研究非局部热动平衡效应,解决重元素 r-/s- 过程之争;组建实验室天体物理研究队伍,首次在实验室成功模拟太阳耀斑中环顶X射线源和重联喷流,入选2011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至今已发表SCI论文240余篇,他引3000余次,其中超半数发表在“A&A”“AJ”“ApJ” 和“MNRAS” 等四大国际著名天文学术期刊。其大样本系统性研究成果已成为本领域的经典工作,被写入教科书和专著并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

微信图片 202405062127451

副院长:刘继峰

      刘继峰,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主管科教融合、战略规划、对外合作等。

      国家天文台台长,银河系三维结构团组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主任。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其后到哈佛大学工作,历任爱因斯坦学者、哈佛大学史密松天文台PI研究员。2010年刘教授进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工作,2011年起在国科大讲授《高等天文学》,201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5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获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刘继峰教授研究兴趣为致密天体和恒星的多波段观测研究。目前已在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其科研成果入选“2013年度22个中国科学家代表成果”,并入选“201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1311月和201512月均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发表科研成果。2013年的工作被《自然》列为新闻头条,并称之为“摘取了这个领域的圣杯”。201512月的工作被《自然》杂志称为“本领域2015年度五个重大发现之一”。其科研成果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外媒广为关注和报导,也为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导。

 微信图片 20240506213018

副院长:董晓龙

      董晓龙,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主任、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1969年9月生,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工学博士。1996年至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工作;2001年至2003年,在美国Duke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03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微波遥感探测与成像理论与方法、先进微波遥感有效载荷、地球与空间微波遥感探测技术等。中法海洋卫星、WCOM等任务有效载荷技术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3项。指导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7名。先后承担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先进遥感器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研制了我国第一个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曾负责载人航天应用系统神舟四号飞船主载荷多模态微波遥感器定标工作;承担海洋二号卫星微波散射计有效载荷预研及工程研制任务;目前担任中法海洋卫星(CFOSAT)微波散射计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海洋二号卫星微波散射计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担任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航空遥感系统机载全极化微波辐射/散射计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是国家气象行业专项新型多通道微波辐射计项目负责人。

     现任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国际对地观测卫星委员会定标与真实性检验工作组微波小组(CEOS/WGCV/MSSG)主席,国际地球观测组织科技委员会(GEO/STC)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