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前沿系列讲座—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的化学印记

  • 何幸
  • 日期:2023-10-31
  • 903

   2023年10月24日上午10:30到12:00,在雁栖湖校区西区教一楼108教室举办了天体物理前沿系列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现任LAMOST科学委员会主任,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刚研究员主讲。他以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的化学印记为主题,讲解了LAMOST光谱巡天所发现的位于银河系晕中的化学特俗恒星——LAMOST J1010+2358。对这颗恒星的后续研究证实了第一代恒星的质量可以达到数百倍太阳质量,揭示了第一代恒星对不稳定超新星在宇宙早期化学增丰过程中的贡献,这对研究宇宙早期的元素起源,恒星形成和星系化学演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科普讲座主题“第一代大质量恒星的化学印记”

   首先赵老师就第一代恒星的未解之谜引出了讲座的内容并为大家做简要介绍。我们在赵老师的详细的讲解中了解到第一代恒星的质量范围以及初始质量函数,以及其如何主导宇宙化学增丰过程都还未知。赵老师以简洁易懂的授课方式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在天文学家的工作中追踪第一代恒星的详细办法及其工作的可行性。

赵老师为同学们讲解第一代恒星的未解之谜

   随后,赵老师根据第一代恒星的理论预言提出第一代大质量恒星应是寿命短的一类星,并且是宇宙化学增丰的最早的贡献者。并由此提出对不稳定超新星的概念,此种超新星应是第一代大质量恒星的普遍归宿,随着爆发第一代恒星完全爆发,将物质抛洒出去,且不留下任何的中心内核,此也与我们熟知的核心塌缩超新星有很大的不同。

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互动

   然后,赵老师讲到根据传统银河系化学演化理论,由核心塌缩超新星与Ⅰa型超新星可以非常好的解释银河系alpha元素的丰度趋势。但银晕中却存在一些传统星系演化理论无法解释的低alpha星,所以我们需要利用不同的观测搜段与数据搜寻更多的不同类型的低alpha恒星,并同时为我们介绍了r-过程元素超丰度的低alpha晕星J1124+4535的起源以及其的形成机理,并对此工作的诸多拟合图像进行理论分析。

赵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如何追踪第一代恒星

   赵老师还为我们介绍了过去LAMOST光谱巡天已发现5000颗低alpha恒星,大量化学特殊恒星以及大量的运动学特殊恒星。在对过去进行回顾的同时,赵老师也对未来提出展望,希望有更好的光学与红外观测设备,有更多的年轻科学家的加入,为人类的天文学事业做出贡献。

提问环节赵老师详细耐心的回答同学们的疑惑

   最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了提问环节,与赵老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收获颇丰。赵老师一一的耐心回答了同学们的各种问题,并肯定了同学们对该方面知识的专业性与丰富性。

   本次天体物理前沿系列讲座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学术交流活动,赵刚老师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了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的化学印记,以及LAMOST光谱巡天的重要发现和意义。赵老师的讲座不仅展示了最新的天文研究成果,也激发了同学们对宇宙早期的元素起源,恒星形成和星系化学演化等问题的兴趣和思考。我们感谢赵老师的精彩讲座,也感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机会与各位分享天文学的魅力和乐趣。

文案:徐宇航

图片:李嘉豪

编辑:张诗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