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协会组织走进兴隆观测站活动

  • 黄亚芳
  • 日期:2020-12-18
  • 2240

       12月12日早八点,同学们在天文学院何幸老师的带领下,从雁栖湖校区乘车前往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十点多到达观测站,在上山过程中,LAMOST的顶部逐渐显露,同学们开始兴奋起来。

兴隆观测站正门 / 赵飞宇

      到达山顶下车,在何幸老师再三强调注意事项后,同学们进入宿舍放好行李,然后迫不及待出来“兴隆站探险”。

      大家一路朝西,沿途经过60厘米望远镜、1米望远镜,而后就看见了最最著名的郭守敬望远镜。第一次来到兴隆的我们被它的洁白神圣震撼了(*´﹃`*),真漂亮啊!天文学院的同学们一边为我们简单讲解,一边带我们前往最佳打卡点拍照。

      初见“拉磨” / 赵飞宇
      中午经过简单休息,下午13:30就开始正式的参观活动了,主要包括参观展厅、日珥镜观测、参观2.16米望远镜、科普讲座、夜间观星以及参观LAMOST等。

      同学们简单分为两组,一组进入中心楼的科普展厅。兴隆站的工作人员克留老师详细介绍了我国天文台的观测历史,从三大古观象台遗址,到现在的中国天文台分布图,再到兴隆站的选址和修建,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兴隆建站的艰辛。

沙盘模型 / 赵振兴

      通过沙盘展示,我们了解了站内天文望远镜的基本分布情况,60厘米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和2.16米望远镜依次坐落于北山梁,其中2.16米望远镜占据了西北制高点。克留老师还分别介绍了这三台望远镜的结构、工作方式和具体用途。

2.16米望远镜卡焦照相机的底片 / 林朝鑫

      另一组同学则跟随老师参观2.16米望远镜(望远镜的起名简单粗暴,一般直接以口径命名,该望远镜简称“216”),它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两米级光学望远镜,于1957年立项,1989年正式投入使用,具备成像和光谱观测能力。此外,观测站内第一个建成的60厘米望远镜是 “216”的中间实验望远镜。

2.16米望远镜内部 / 张琦乾

老师正在讲解2.16米望远镜 / 张琦乾    

        接下来我们登上公共天文台,通过日珥镜观测太阳色球层和日珥。但由于天气原因,大家只看到了红彤彤的色球层,未能观测到日珥和黑子。

同学们排队观测日珥镜 / 曾慧日珥镜里薄云下的太阳 / 曾慧

         在大会议室里,我们观看了《兴隆观测站的一天》,并通过科普汇报了解了兴隆观测基地的基本信息,以及关于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的基本知识。兴隆站不仅是天文观测台站和科研基地,它还是非常重要的天文教育基地。

科普汇报 / 曾慧康康自己属于哪一类“派系” / 梁汝汐

      傍晚兴隆下起了雪,原定于室外的夜间观星计划延后,改为室内科普讲座。克留老师从天文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分支、天文科普现状、未来展望等方面的讲解刷新了我们对于天文学的认知,反思了我国的现代天文教育。最后老师总结:不论是科研还是科普,天文发展最根本的驱动力还是人类的好奇心。

      随后老师打开电脑上的Stellarium软件,用虚拟图像为我们生动地讲解十二星座的由来、其与生日的对应关系,如何用地心说解释行星逆行现象,以及中国古代是如何给星星命名的。

虚拟星空 / 孟禹锡

      听完讲座雪还在下,同学们决定先补觉,半夜起床观测。在会长又一次爱的魔法的召唤下,一点钟终于守得云开见星光,大家激动地从被窝里爬出来,套上装备,在黑暗里踏雪前往公共天文台。

星空下的宿舍 / 张琦乾雪地里的果壳学子 / 赵振兴

       克留老师调试好天文望远镜,大家既可以对着望远镜观测深空天体,也可以躺在防潮垫上目视银河等待流星划过。在零下十几度的此刻,尽管有寒风夹杂着雪粒扑面而来,依旧阻挡不了浩瀚星河对人类神秘的吸引力,使人沉迷其中不愿离去,时不时出现的流星更是惊起一阵阵欢呼。

M42猎户座大星云/ 吴方M81、M82星系 / 赵振兴流星与“拉磨” / 赵振兴

      直至夜深了,同学们才满足地就着星光回到宿舍,渐入梦乡。

      第二天上午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参观LAMOST的主镜A部分。LAMOST全称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郭守敬望远镜,大家平时都亲切地叫它“拉磨”。它主要由主镜MA、MB和放置了4000根光纤的焦面三大部分组成,是专门用来记录天体光谱的望远镜。工作人员从构造、原理、使用、成果、维护等多方面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这台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光学望远镜。

“拉磨”与日升 / 林朝鑫

     最后,大家一起在“拉磨”前合影留念,结束了此次天文台之旅。

“拉磨”前合影/ 张琦乾

文字 :曾慧

供图 : 梁汝汐、林朝鑫、孟禹锡、吴方、曾慧、赵飞宇、赵振兴、张琦乾

编辑 :孙莉焰